高新区: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加快数字化转型
发布日期:2023-04-06 11:38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深入贯彻省市相关政策,咬定高端制造、高质发展不动摇,围绕省“十强产业”、济宁市“231产业集群”不断聚集资金、政策、人才、平台、科创优势,以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为引领,持续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扩大产业优势。 “智改数转”,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方向,济宁高新区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提升高端装备产业、医养健康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能级,加快推动机器换人、园区上线、产链上云、集群上网,实现装备数控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化、园区智慧化、产链平台化、集群生态化,加快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和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培育生态,加快建设多层次互联网平台。持续开展“个十百”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形成“市级平台—省级平台—国家级平台(示范项目)”梯次成长格局。济宁高新区先后获批以鲁抗医药智慧运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国家级及省级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相关试点示范项目54个,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引领、带动和示范效应,推动先进制造业和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应用。推动山推股份、辰欣药业、鲁抗医药、通佳机械、中煤工矿、科大机电、中汇软件、动脉智能等建立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9个,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为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聚焦主导产业,持续提升园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水平。培育以博彦科技、广安车联网、动脉智能、中汇软件等优秀的上云、上平台服务商队伍。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通过网站、可视化督导服务系统、手机APP(政务端、惠企端)等,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送服务,已累计服务企业1500多家。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养、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建立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实训基地,培育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人才,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