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无线电管理>工作动态
积极引领无线产业发展 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山东省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印发执行

发布日期:2011-08-03 09:33
浏览次数:

 

积极引领无线产业发展 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山东省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印发执行

 

     《山东省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自2009年12月25日正式启动,先后经过13稿的修改,2010年12月28日通过专家评审,2011年2月18日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经认真修改完善后于5月份正式印发执行。

    一、指导思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对“十二五”期间无线电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充满信心,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了“围绕为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握无线电新技术发展的趋势,根据全省无线电管理实际,创新管理理念,整合管理资源,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发展,保障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国防建设,全面提高山东省无线电管理水平,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应有贡献”的指导思想。这次编制规划时有两个重大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从单一的管理向管理和服务并举转变。一是服务经济和信息化建设。根据山东省无线城市发展战略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开展对山东省物联网、无线城市覆盖的频率需求和相关管理工作的研究,统筹规划涉及到的频率资源,支持无线城市、物联网等无线电业务的发展。二是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开展无线电频谱监测工作,及时查处各类有害干扰,重点抓好重要会议、重要经贸活动、重要考试、重要体育赛事等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并做好频率资源的储备预案和动态管理,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行。三是服务管理对象。与相关部门和行业建立健全权威、高效、有序的协调机制,促进频谱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规程,缩减许可时限,并通过建立专管员队伍、开通热线电话、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方式,与管理对象建立顺畅的联络沟通渠道;加强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公众合理有序使用各类无线电发射设备。四是服务国防建设。与军队无线电管理部门密切协作,探索双方监测站等技术设施共建共享的机制和方案,建立部分监测数据共享的机制和标准,促进无线电管理“民为军用”和“平战结合”融合式发展。

    第二个转变,是从以自身建设为主向促进产业发展转变。以前的规划重点是法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等,主要是打基础。“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进一步引导优势资源向信息产业聚集,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产生的信息产业。这是山东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而无线电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整个信息产业的重点之一,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线通信、汽车电子、电子信息、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我们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在继续做好这些基础建设的同时,着重强调要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布局,强化对无线电产业的引导,形成完整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从发展无线电产业大局的角度,深入分析产业发展动因,积极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提高无线电管理部门在产业发展中的影响力,把无线电管理工作融入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中,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实现无线电管理工作的价值。

    二、重点任务:

    ——转变管理模式,引导产业发展。建立区域性无线电管理模式,强化对无线电产业的引导,形成完整产业链,提高无线电管理部门在产业发展中的影响力;积极协助推动“三网融合”、“无线城市”、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等产业工程;加大监督执法检查力度,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设备检测中心技术优势,服务电子产品制造业;设立省级无线电干扰申诉受理中心。

    ——强化频率管理,提高频谱利用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频谱资源,为无线电新业务新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和服务民生提供频率资源保障;加强频谱及相关技术研究,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服务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频率支持和频率储备;加强对新技术和标准的研究,积极支持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通信标准产业链的发展;积极推动“三网融合”新业务发展,建立无线电频率使用效率评价制度。

    ——完善台站管理,规范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无线电台站数据月报制度,全面掌握各类无线电台站的总体分布、使用情况、发展变化趋势;加强台站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技术审查和技术管理水平,加大干扰查处力度,保护合法台站权益;建立协调管理数据库,抓好干扰分析计算;落实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制度,探索业余电台新的管理模式。

    ——加强无线电监测,维护电波秩序。以落实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报告制度需求为基础,建立完善日常无线电监测值班制度,加强对无线电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和甄别不明信号,主动查找发现不明信号,全面掌握各频段占用情况;建立和完善全省无线电监测应急联动机制,建立无线电电磁环境的评价制度,适时把无线电电磁环境管理纳入无线电日常管理的范畴。

    ——完善技术设施,提升管理能力。建设装备先进、功能齐全、系统优化、实用性强、站点布局合理的全省无线电监测网、全省无线电管理信息网络和检测中心;建设监测设备验收与校准测试场、三个区域无线电管理中心和一个海上区域监测中心;组建机动大队,建设管理应急通信网,配置压制设备和短波、微波干扰查找设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