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无线电管理>工作动态
谢飞波:精细规划频谱 支撑宽带中国

发布日期:2014-05-20 15:54
浏览次数:

 

谢飞波:精细规划频谱 支撑宽带中国

 
    “宽带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移动宽带、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去年,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明确了从2013年到2020年我国宽带发展的各阶段目标。作为稀缺的国家战略资源,无线电频谱如何支撑我国移动宽带的发展?面对移动宽带的爆发式增长,无线电频谱规划将会面临什么挑战?本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
 
    移动宽带是宽带中国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的宽带移动通信把过去一百多年来无线电技术演进过程中产生的众多的各自独立的无线电技术应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功能超强、无缝覆盖的巨大网络。
 
    记者:宽带中国战略提起之初,主要是以建设和普及光纤网络为主的,但后来加入了移动宽带的内容,您认为移动宽带的特点是什么?对无线电频谱规划和管理带来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谢飞波:宽带移动通信是“宽带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无线电通信技术已成为“宽带中国”最为重要的电信基础设施构成。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下,移动通信技术如今已经发展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现在的LTE技术不仅在支撑一个通信网,而且在支撑一个互联网。今天的宽带移动通信把过去一百多年来无线电技术演进过程中产生的众多的各自独立的无线电技术应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功能超强、无缝覆盖的巨大网络,这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信网。
 
    移动宽带通信的用频特点:一是技术进步带来了移动宽带频率使用效率越来越高,从模拟技术到GSM、IMT 2000再到TD-LTE,频率使用效率一个比一个更高;二是在频率使用上冲击和影响着传统业务,如无线电定位、广播等。在无线电业务中,移动通信是发展比较晚、发展速度快、与几十亿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业务。面对这样一个超速发展的业务,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我们调整频率规划,提高频谱效率,实现频率的精细管理。
 
    记者:在“宽带中国”战略中,对无线电频谱规划工作的主要要求体现在哪些方面?
 
    谢飞波:为支撑“宽带中国”战略,需要我们调整频谱规划。一是明确国家无线频谱路线图。尽快研究确定国家宽带无线发展各阶段的频谱需求,梳理无线频谱分布和利用状况,加快研究频谱规划方案,制定频谱中长期规划,明确无线频谱综合利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是将相对闲置的频率资源用于移动通信,促进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持动态频谱分配等高效利用频谱资源的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支持消除干扰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利用,促进不同无线业务类型频率的共用共享,提高频率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三是加强公共频段上无线设备的监管。统筹无线局域网等无线通信网络的部署,鼓励无线设备共建共享,避免频率干扰,提高频谱资源使用效益。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研制、生产、进口、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多种宽带无线技术要求精细管理频率资源
 
    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做好2.4GHz频段无线电设备市场从研发到销售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天线的设置使用以及功率的限制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
 
    记者:如何提高宽带无线技术所用频率的使用效率,并做好移动宽带频率的管理工作?
 
    谢飞波:提高宽带无线技术频率使用效率,首先体现在对3G、4G频率的精细管理上。在涉及我国无线电通信事业重大战略部署的多项频率管理工作中,我们开展了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频率规划,发布了《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等一系列管理规定,解决了GSM/CDMA系统的干扰保护、TD-SCDMA/WCDMA/CDMA2000系统的共存共用、铁路车号识别系统兼容性分析、GSM-R调度系统的频率应用环境测试等多项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3G(IMT-2000)的频段规划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频分双工(FDD)方式,主要工作频段是1920-1980MHz/2110-2170MHz的上下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