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电台干扰民航频率几时休?
发布日期:2014-02-27 17:10
浏览次数:
非法电台干扰民航频率几时休?
编者按:“珍惜频谱资源,保护电磁环境”是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无线电日的主题。正如汽车都要在道路上行驶,所有无线电台都要利用无线电频谱进行通信。如果不进行科学管理,随意使用无线电台,将会造成相互干扰,甚至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然而伴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频谱资源愈加紧张,电波秩序日益复杂,各种新型无线电干扰日趋多样化,新的非法无线电发射设备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干扰案例中,给无线电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当飞机准备降落,飞行员正频繁地通过无线电与塔台联系,以免偏离航道时,耳机里却传来流行歌曲《最炫民族风》、或是豫剧《对花枪》、抑或是的哥的姐们摆的龙门阵“晚上吃蹄花还是羊肉汤”,更有甚者是让人听了节操碎了一地的性药广告……可以想象,这时飞行员的第一感觉肯定不是啼笑皆非,而是吓出一身冷汗。万米高空,飞机与地面的唯一联系,就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线电波。一旦无线电通信中断,飞机就如同“失聪”了一般,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然而,飞机与塔台的无线电通信却经常受到非法电台的干扰。
民航通信受干扰隐患严重
2月12日凌晨,湖北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当地公安部门,一举端掉了两处非法药品广告调频广播电台。至此,屡受非法药品广告骚扰的湖北空管进近指挥频率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清净。
自春运以来,湖北空管分局进近指挥频率多次受到无线电干扰,给春运保障和管制指挥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在接到湖北空管分局的情况通报后,湖北省无委立即组织力量对相关频段进行监听,判定干扰祸首为一非法药品广告调频广播台。在经过多次夜间监测和派出人员车辆排查后,湖北省无委锁定了干扰源的所在地,并同时发现了另外一处非法药品广播。最终,两个非法广播电台均被彻底清除。
近年来,类似非法电台干扰民航无线电通信事件屡见不鲜。各地无线电管理部门查获的设备五花八门,干扰内容更让人啼笑皆非,甚至还带有地域色彩。河南省无线电管理部门曾经查处一干扰源为某电台的转播台,飞行员耳机里传出的声音按时段分为不同内容,除医药广告外,还有豫剧《七品芝麻官》和《对花枪》,能清晰地听到“老身家住南阳地,离城十里姜家集”等唱段。
四川无线电管理部门排查的一起干扰民航通信事件源自出租车司机私设电台大摆龙门阵。飞行员本应接到指令“ca4107,高度3300米出走廊”,听到的却是出租车司机关于“晚上吃蹄花还是羊肉汤”的闲聊,还伴有严重杂音。据了解,受干扰的波段是一条异常繁忙的民航无线电通信线,每天的起降飞机班次在700架次左右。四川省、成都市无线电监测站技术人员连续9天开展不间断干扰监测,确定了干扰源的位置。让技术人员哭笑不得的是,查获的非法电台设备价值不超过200元,因为设备过于老旧,使用者将功率开到了最大,所以才会影响到地空的无线电通信。
这些干扰事件听起来颇为滑稽,但放到飞行安全上,却让人惊心。据有关专家表示,与其他看得见的有形损害不同的是,无线电干扰的破坏力体现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三类主要设备“一网打尽”,强干扰源可以同时导致通话中断、雷达失效、导航信号失真。此外,无线电干扰还会导致航班延误,影响民航运行品质。
非法广播是主要干扰源
“以前干扰源主要以寻呼机台为主。”四川省无线电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说,“现在干扰源则涉及视频传输设备、有线电视信号泄漏、调频广播电台、大功率无绳电话等多种干扰。特别是非法设置、违规使用的黑广播,对地空通信的影响最为严重。”
各种非法设置、违规使用的调频广播电台,采用大功率的发射设备,覆盖范围广、辐射大,容易对民航用频造成干扰,且对附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大。2013年10月24日,山西省大同市无线电管理处与公安局、文广新局联合取缔了一家非法设置、播出性药用品广告的调频广播电台。查获的调频广播发射设备为1000W大功率发射机,覆盖范围将近1000公里。这些非法广播电台播出时间多为深夜,而且隐藏在居民小区高楼出租屋内,无人值守,定时开关机,隐蔽性强,给无线电管理部门监听和排查带来不小困难。
此外,合法广播电台非正常发射也会造成干扰民航通信。四川无委工作人员介绍说,广播电台发射功率超出国家规定,在特定空域造成接收互调,从而干扰民航频率,而发射设备“带病工作”,发射机杂散超标等也会对民航频率造成干扰。2月4日,湖南省张家界荷花机场航班机组地空通信系统某导航频点在空中700米受到内容不清晰的广播干扰,后续航班机组也反映在空中收到广播播放歌曲、天气预报等声音,严重影响了飞机的安全降落。张家界市无线电管理处排查出干扰声音与调频广播“中国之声”同步,判定干扰源为该调频广播发射设备的杂散发射。干扰排查小组立刻致电张家界市电台调频转播台负责人,要求其机房值班室工作人员立即关闭该调频广播。随后干扰消失,荷花机场地空通信系统恢复正常。
专用频率保护任重道远
民航飞行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保障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安全使用是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前提之一。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将保护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安全使用、及时查处民航无线电干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早在2003年,原信息产业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空管委和民航总局四部委携手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保护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专项整顿活动。此次专项整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共查缴大功率无绳电话12000余部,集中检查无线电台(站)53000多个,撤销无线寻呼基站2900多个,有效降低了因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遭受电磁干扰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将开展非法设台专项治理活动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会同通信、广电、公安、工商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加大依法治理伪基站、卫星电视干扰器、非法广播电台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力度。
与此同时,全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也从各个方面不断加强民航无线电专用频率保护工作。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不断完善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保护工作长效机制,采取多项举措维护机场良好电磁环境,加大对违章设台的查处力度,对涉及航空无线电频率的重大干扰,开辟绿色通道,提高航空无线电干扰查处效率。同时,把民用航空专用频率监听监测作为日常监听的重点内容。此外,还结合召开会议、无线电安全保障演练、专项整治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保护民航专用频率工作的重要性。
虽然在无线电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非法电台干扰民航通信的隐患大都消灭于无形,然而,随着无线电台站的日益增多,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今后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转自国家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