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无线电管理>工作动态
回眸2013 看无线电管理十大亮点

发布日期:2014-01-09 10:20
浏览次数:

 

回眸2013 看无线电管理十大亮点

    2013年,随着无线电技术和业务的迅猛发展,无线电频谱资源日趋紧张,电磁环境也日趋复杂,无线电监管、协调难度不断加大。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共同努力克服了诸多难题,有效维护了空中电波秩序,保障了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开展。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在新年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前夕,让我们一同回顾过去一年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重大事件,透视每一个精彩亮点。
 
    亮点 1 :频率规划助推产业发展
 
    为促进信息消费,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的发展,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为三大运营商分配了TD-LTE频率资源,奠定了4G牌照的发放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为满足未来移动互联网和其他无线宽带通信网的发展需求,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进行了40~50GHz频段宽带无线接入和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频率规划,并已于2013年10月10日公示完毕。同期完成公示的还有5.8GHz频段频率规划调整方案。此外,针对地铁信号系统受干扰这一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部无线电管理局组织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和上海、天津及北京等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轨道交通CBTC系统干扰研究专项工作,对干扰机理进行分析及测试,研究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措施。
 
    2013年1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新修订的《划分规定》是我国划分无线电频率的法定依据,它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保证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依据。
 
    亮点 2 :台站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
 
    无线电台站规范化管理是2013年全国无线电管理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抓手。自去年3月专项活动启动以来,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按照工信部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并且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台站管理的方式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河北省无管局明确了“抓重点、攻难点、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无线电频率和台站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贵州省无管局以无线电台站规范化管理专项活动为抓手,加快从管理型职能向服务型职能转变,逐步建立了无线电台站规范管理流程,使台站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和精细化。重庆无管局通过无线电台站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抓源头堵漏洞,抓核对夯基础,抓制度促落实,完善规范频率台站和监测数据。
 
    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超额完成三分之二B库台站(2012年全国无线电台站核查工作中存在遗留问题的台站)的目标,并对相关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进一步完善了无线电台站管理规范体系。同时,圆满完成了对广播电视、雷达、专业通信设备、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等在用无线电发射设备专项检测工作,进一步核实了重点无线电台站数据资料库,全面提高了台站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
 
    亮点 3 :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整“四风”、改作风,关键在行动。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部无线电管理局党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把“规定动作做到位”,还力求“自选动作有特色”。部无线电管理局谢飞波局长、阚润田副局长分别带队,先后到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吉林、江西等19个省(市、计划单列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和江西南昌市、九江市等3个地级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调研,并登门访问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普天、华为、中兴、大唐、713 厂7家无线电研发、生产、使用单位。针对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呼声和用户需求,部无线电管理部门敢于突破,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管理规定。
 
    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也都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认真部署。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领导班子将主任办公会开到基层。黑龙江省工信委无线电管理局结合委机关的管理办法制定行之有效的推进方案,河北省无线电管理局把教育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和相关单位进一步听取设台用户的需求与呼声,深入剖析业务流程的合理性,敢于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亮点 4 :多管齐下重拳打击伪基站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不法分子利用无线电台从事非法活动的情况日益猖獗,其中“伪基站”成为社会危害最大的新热点。配合全年无线电台站规范化管理工作,相关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加大了对“伪基站”的打击力度,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去年以来,江苏、山东、湖北、四川、山西等地的无线电管理部门与当地通信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以及通信运营商等相关单位联手开展打击“伪基站”的专项行动,查获了一些违法犯罪团伙和“伪基站”设备。2013年11月,湖北省孝感无管处联合公安部门和移动公司查获了7个“伪基站”犯罪团伙,先后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名,收缴“伪基站”设备8套、笔记本电脑9台、手机27部、银行卡104张,并且,通过对案件的深挖,警方顺藤摸瓜在广东一举端掉了一个制售“伪基站”的特大窝点,现场缴获成品、半成品“伪基站”170套,抓获涉案人员11名。经过调查,该窝点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疯狂制售“伪基站”卖往全国各地,涉案总金额高达6800多万元。
 
    “伪基站”大量发送广告信息乃至诈骗短信,不仅干扰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危及他们的财产安全,还严重影响了空中电波秩序,社会危害极大。有效防范和打击“伪基站”在今后一段时间仍将是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亮点 5 :重大活动保障任务“零失误”
 
    突出做好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是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2013年,相关无线电管理机构精心组织,完满完成了有关重大活动的无线电保障任务。
 
    2013年8月24日晚,为期9天的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亚青会期间,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共抽调专业技术人员122名,团结协作、连续作战,全面确保了亚青会各项无线电业务的安全运行。8月31日至9月12日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在辽宁省举行,以大连市无线电管理局为主要力量的“十二运”大连赛区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合理配置无线电频率资源,认真进行无线电监测和设备检测,创造了大连赛区无线电保障“零失误”的纪录。10 月 19 日,2013年国际帆联世界杯帆船赛青岛站鸣金收帆。在山东青岛无委办的努力下,整个赛事期间使用的无线电发射设备300余部均保持了通信安全畅通。
 
    同时,“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和登月计划的圆满完成,也都离不开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保障工作。2013年6月,按照陕西省无委办统一部署,西安市监测站与咸阳市监测站共计出动人员14人次、监测车4辆次,固定站监测56小时,确保了“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通信总站通信安全。而随着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顺利着陆,内蒙古自治区无线电委员会办公室保障“神舟十号”返回期间的无线电安全任务也圆满完成。
 
    亮点 6 :打击无线电作弊护航高考
 
    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中,防范和打击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行为,是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2013年,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按照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科学细致的保障工作方案,提前对考试区域开展了专项巡查和电磁环境监测。在考试期间,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全面开启无线电监测设备,灵活配置无线电监测力量,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人员不足等困难,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湛的监测技术,出色地完成了高考无线电安全保障的各项任务。
 
    为此,教育部特地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来感谢信,对无线电管理机构在2013年全国高考期间,配合开展“净化考点周边环境”专项行动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据统计,高考期间,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共派出人员4327人次,派出车辆1194辆次,启用技术设备3161台(套),发现作弊信号491起,配合公安机关查处作弊案件61件,查出涉案人员125人,查获涉案设备99台(套),营造了良好的考点周边环境,维护了国家教育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确保了2013年高考工作安全、平稳、顺利进行。
 
    亮点 7 :《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实施
 
    2013年1月1日,《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在全国正式实施。新出台的《办法》修改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理顺业余无线电台管理体制,明确业余无线电台设台审批条件、程序和使用规则。部无线电管理局为进一步做好《办法》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贯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多次召开会议全面解读《办法》内容及各项实施细则。
 
    自《办法》实施以来,全国已经有14个省区市的40多个地市开展了业余电台操作证书考试组织工作,其中新疆举办了历史上首次业余电台操作证书考试;13个省区市已经完成了数据上传、统一编号等核发流程。上海等地方已经开始使操作证书的核发工作常态化,计划每个月都组织考试。广东等一些地方则投入了很大力量,对过去遗留的情况进行了摸底清理,为下一步工作打好比较坚实的基础。我国业余无线电管理工作正逐步走上正轨。
 
    亮点 8 :边境(界)频率协调有序推进
 
    随着无线电技术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普及,相邻国家及地区无线电业务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相互干扰的问题。因此,开展边境(界)频率协调便成为各国无线电主管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2013年,我国无线电主管部门依据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按照《边境地区地面无线电业务频率国际协调程序》的要求,不断加大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以及我国内地与港澳地区的频率协调力度,及时协商解决边境(界)地区有关无线电业务之间的干扰问题,确保了我国边境(界)地区无线电台站的正常运行。
 
    2013年,中俄双方边境地区无线电频率协调工作有序推进,完善了中俄之间既有协调机制,扩展了技术专家组的工作范围。开展了中越、中朝频率协调会谈,并取得积极进展。开展内地与港澳频率协调会谈,促进内地与港澳无线电管理领域的互利共赢和协同发展。组织与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主管部门间的5次卫星网络协调会谈,通过与国际电信联盟和相关国家主管部门往来的1395件函电进行信函协调,保护我国已在国际电联登记的卫星频率轨道资源权益。继续开展我国北斗系统与俄罗斯、韩国等多个国家相关卫星网络的协调,保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工程和各类卫星系统频率和轨道资源相关需求。
 
    亮点 9 :救灾行动迅速义无反顾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灾难来袭,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第一时间进入“战斗序列”,用无线电波和技术优势架起前后方沟通的桥梁,为灾区指挥调度、军民航空和公众通信保驾护航。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后,雅安市无管处所有工作人员在电话无法接通的情况下都自发赶到单位,投入抗震救灾无线电保障工作。四川省无线电办公室立即启动了省无线电应急预案,并紧急调拨20部电台连夜支援灾区。在公众通信阻断的情况下,四川省无线电办公室在雅安建立了无线电应急通信网络,成为救灾第一线与市应急指挥中心通联的重要支撑。
 
    2013年8月,我国东北大部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黑龙江、嫩江、松花江等多条江河发生了洪涝灾害。在黑龙江省工信委无线电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黑龙江全省无线电管理机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保障防汛抗灾期间无线电通信指挥安全畅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黑龙江各地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主动与当地防汛部门沟通协调,建立信息通报和干扰应急协调处置机制,检查重点防汛台站设备和频率使用情况,协助解决技术问题。结合走访情况提前规划好防汛专用频段,确定防汛调度指挥、抢险救灾和应急使用频率,并对这些重点频率频段进行24小时监听监测。同时,主动抽调技术骨干,协助当地防汛部门组建无线电应急通信网络,并提供维护检修方面的技术支持,确保防汛抗灾期间无线电通信指挥安全畅通。
 
    亮点 10 :创新宣传思路精彩纷呈
 
    做好无线电知识的普及,加强无线电管理宣传,是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2013年,全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部无线电管理局的指导下,借《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颁布20周年之机,以无线电管理法制宣传为主题,把宣传工作日常化,努力在社会上形成依法设台、守法用频的观念。
 
    在2·13世界无线电日和9月宣传月期间,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创新形式,贴近百姓,开拓出“上街头、进社区、到县市、下乡镇、进校园”特色鲜明的宣传活动新思路,宣传活动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短信平台、电子屏幕、图文展板、社区专栏、移动宣传车和发放统一宣传品等多种手段,扩大无线电宣传覆盖面,增强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影响力。
 
    通过精心部署、周密组织,2013年的无线电管理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公众的频率资源意识和法规观念明显增强。很多地市的无线电管理人员反映,一些未经批准、擅自使用对讲机的用户,主动上门补办相关手续;不少市民来电咨询办理设台事宜。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的良好社会风尚正在悄然形成。
 
转自国家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