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履行核心职责 提升核心能力
发布日期:2013-01-30 11:27
浏览次数:
刘岩:履行核心职责 提升核心能力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四化同步”重大战略部署,对信息化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无线电监测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适逢国家无线电监测工作会召开,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刘岩,他表示:“做好频谱资源管理、无线电台站和设备管理、无线电监测与安全保障等业务技术工作,有效支撑‘四化同步’,充分满足信息化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等所需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有力保障国家无线电信息安全,推动建立健全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履行职责不辱使命
当前,无线电技术的不断演进为做好无线电管理技术工作带来了新压力新动力。刘岩说,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两化融合的深入推进,各类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活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必然会要求无线电管理技术工作与之相适应,不断提升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机构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加之国际国内无线电频谱资源和卫星轨道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无线电台站数量迅猛增加,电磁环境日益复杂,无线电干扰事件时有发生,重要时期、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要求随之越来越高。
因此,刘岩强调,增强履行职责的使命感,归根结底就是要全面提升履行“电波监测、频管支撑、设备检定、数据管理、标准制订、决策支持”这一核心职责的能力,加快高水平的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和综合业务素质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全面加强标准规范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着力推动法律法规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成为全国无线电管理技术中心。
增强履行职责使命感,并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以下方面:要以技术中心建设为核心,深入研究和解决无线电管理中的各类技术问题,为无线电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无线电技术业务数据管理与使用的科学性,在全国无线电管理各类数据和信息的存储、处理与应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为全国无线电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基础网络环境,在全国无线电管理应用网络的研发与运行维护等方面凸显核心作用;加强无线电管理技术、标准和管理政策研究、完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机制,在全国无线电监测、频谱工程、设备检测研究以及无线电管理标准的起草、制定等方面进行全局引导;建立和完善日常无线电监测工作运行体系和重大突发事件无线电管理技术保障机制,重点建设国家应急无线电监测等系统(网络),为实现对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的统一指挥调度提供支持;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激励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努力建设一支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无线电管理与技术专家骨干队伍。
提高核心支撑水平
履行职责、提升能力,最终是要完成各项无线电管理和监测任务。“全面、扎实做好频谱管理、台站管理、电波秩序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技术工作,就是对部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核心支撑。”刘岩说。
深入研究频谱使用的中长期规划,全面支撑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频谱工程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手段,提高研究效率和水平。
继续做好空间业务管理技术工作,加强对国际规则、空间业务频率使用以及卫星频率轨位战略资源储备的研究,力争在我国空间业务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加大对卫星国际国内协调的支撑力度,做好卫星网络资料国际申报、协调、登记、维护等方面的相关技术工作。
加强无线电监测工作,完成好春节、“两会”等重大任务和重要时期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研发和配备性能卓越的无线电监测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无线电监测方案,确定敏感区域内短波电台和卫星电话的使用情况,研究北京地区超短波电台的使用情况,指导各省(区、市)完成全国区域内短波干扰源和卫星地面干扰源的逼近查找工作。
深入探索研究台站管理、台站数据建设等基本问题,加强无线电台站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对全国台站数据的多层次开发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承担做好无线电台站规范化管理专项活动组织工作,深入推进无线电台站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2012年全国无线电站核查工作的基础上,牵头做好台站规范化管理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继续开展全国无线电台站数据质量检验和评估,对地方无线电台站规范化管理和在用设备监测、监测比对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结合《卫星固定业务通信网中设置使用移动平台地球站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和《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推动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管理手段。
积极开展在用无线电发射设备检测工作。建设符合在用设备管理特点的技术设施与环境,调研典型发射设备的使用状况,开展在用设备管理办法的研究,为相关政策出台提供支撑。做好测试规范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实验室之间的能力验证和技术交流,促进型号核准检测事业稳健发展。按照部里要求,扎实做好行政许可业务受理工作。
大力促进检测中心业务转型升级,全力确保整体业务平稳运行。不断完善业务布局,拓展3C产品新资质,建立6S质量管理体系,力争向检测和认证合一机构转型发展,持续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国家级质检中心的行业促进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推进无线电管理信息化,完成一体化平台试点项目实施工作,逐步形成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平台框架体系、管理规范、运维规范、治理规范、设计规范等,指导后续的建设。组织开展无线电管理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的建设工作,根据业务需要开展数据中心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完善、邮件系统升级等工作,坚持做好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和技术支撑工作。
积极参与国际无线电管理事务。参与做好边境(界)协调,加大卫星频率与轨道资源国际协调工作力度。积极开展ITU-R相关工作及WRC-15议题研究。成立国内ITU-R工作办公室,实现对外衔接ITU-R各项工作,对内统一组织相关单位参加电联会议活动、输送文稿、协调立场等工作,提高ITU-R国内对口工作的衔接效率。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化无处不在的直接体现。履行核心职责,提升核心能力,最根本的一条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刘岩强调,“按照职能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以国家重大工程、重点工作为依托,加强与地方无线电管理重要技术工作的对接,形成合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支持做好武广高铁的无线电专项保护。从技术层面积极研究、参与并给予指导,制定GSM-R监测小站的技术规范、检测标准、监测数据库规范以及网络传输协议,使之成为提升无线电管理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示范项目。
参与做好上海地铁的电磁兼容分析和专项保护。积极指导和制定测试规范,论证轨道交通现有信号传输技术及频率的兼容性,提出可行的临时解决或保护方案,积极探索、研究轨道交通专用频率的可行性及相应的频率规划,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大力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工作,推广实施《超短波频段监测管理数据库结构技术规范》、《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测试要求及方法》等标准规范,指导地方监测数据库建设、在用设备检测等工作。
加强对地方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积极开展全国性或区域性技术研讨和培训活动,促进全国无线电管理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刘岩说,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他强调,为履行核心职责,提升核心能力,2013年,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将着力完成好以下重点任务:
制订和组织制订一批为频谱管理、无线电监测、一体化平台等工作所急需,对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标准规范;承担组织开展全国无线电台站规范化管理专项活动;加强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管理的技术支撑工作;完成全国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基础平台建设,完善信息系统技术验证平台;开展WRC-15议题研究及ITU-R的有关对口工作。
“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建设,特别是班子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是推动中心科学发展、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内在要求,也是履行核心职能的政治保障。新的一年,中心提出,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力求实效,真正推动中心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刘岩将作风建设放在了影响核心职能履行、事关中心长远发展的全局高度。
2013,国家无线电监测“核心之战”已经展开。
作者:转自国家网站 王慧芳
|